合理控制成本:深基坑支护要求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必须共同协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和资源,以确保在满足其它各项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
总之,深基坑支护必须在保障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满足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施工,从而确保深基坑支护的质量和安全。
基坑支护工程基坑支护工程量是工程量清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为了保证基础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种措施。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基坑支护工程量的计算过程。
假设有一个面积为500平方米,深度为6米的基坑需要进行支护,支护方式采用钢支撑和混凝土墙体结合的复合支护,要求基坑支护完毕后,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
钢支撑数量计算
首先需要计算所需的钢支撑数量。计算公式如下:
钢支撑数量 = 周长 / 支撑间距
周长 = 2 x (长 + 宽) = 2 x (25 + 20) = 90(米)
支撑间距 = 1.5米(一般不大于2米)
钢支撑数量 = 90 / 1.5 = 60个
钢支撑长度计算
钢支撑长度计算公式为:
钢支撑长度 = 基坑深度 + (2 x 安全系数)+ 余量
安全系数一般取1.2
余量一般取0.5米
钢支撑长度 = 6 + (2 x 1.2)+ 0.5 = 9.9米
钢支撑计算材料体积
钢支撑的材料一般是钢管,其长度为9.9米,直径为48毫米。计算公式如下:
钢支撑材料体积 = 直径 x 直径 x 0.785 x 长度 x 数量
钢支撑材料体积 = 48 x 48 x 0.785 x 9.9 x 60 = 871,420毫升或0.87立方米
混凝土墙体计算
采用混凝土墙体支撑时,首先需计算所需混凝土的体积。计算公式如下:
混凝土体积 = 基坑面积 x 墙体宽度 x 墙体高度
墙体宽度一般取0.4米
墙体高度应不小于基坑深度,一般具体应按照实际情况计算,这里以7米为例。
混凝土体积 = 500 x 0.4 x 7 = 1,400立方米
钢筋数量计算
钢筋的数量可以通过计算混凝土体积来得到。一般钢筋的含量可根据混凝土体积按一定比例进行计算。在这里,采用6级钢筋,并按每立方米混凝土采用120公斤钢筋计算。
钢筋数量 = 混凝土体积 x 钢筋用量
钢筋用量 = 120公斤/立方米
钢筋数量 = 1400 x 120 = 168,000公斤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支撑材料和连接件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固。
监测和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支护结构的监测和检查,包括测量支撑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等。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
施工完成和验收:
完成支护工程后,进行施工验收。验收过程应包括支护结构的质量检查、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估,以及必要的测试和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在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始终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施工人员应时刻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此外,施工方还应与相关的监理单位和人员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支护工程的质量和效果符合设计和要求。
基坑支护工程